9月28日上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李孟华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动物科技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李孟华教授作了题为“野生盘羊、绵羊及杂交后代基因组研究创制基因编辑短尾细毛羊”的学术报告。李孟华教授立足于非同源染色体间融合以及非整倍体杂交后代可育的遗传基础,探索野生和家养绵羊的染色体进化机制。通过建立跨越5代的家养绵羊和野生近缘种盘羊的跨物种杂交群体,挖掘一系列与体型外貌和生长发育性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臀围、管围、臀宽、臀高和尾长)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及突变,为绵羊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尤其是发现影响绵羊尾长和尾椎数的TBXT基因突变,为培育短尾绵羊提供了珍贵的基因资源。将促进西藏绵羊的遗传改良,为藏区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草原生态保护作出贡献。李孟华教授的报告广征博引,深入浅出。整个报告持续了40多分钟,最后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李孟华教授报告现场
李孟华教授简介:
李孟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孟华教授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A类)、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主要从事“绵羊遗传与种质创新方向”研究。担任国际动物遗传学会羊专业委员会主席,AnimalGenetics等SCI杂志编委以及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世界绵羊大会”主席。获“欧洲科学基金-生命、地球、环境和极地科学部”青年科学奖(2011年)。已在NatureCommunications、Current Biology、Genome Research,MolecularBiology and Evolution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
(图/晁利民 初审/晁利民 复审/贺永惠 终审/胡付广 马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