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领略历史文化底蕴,感受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根据“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工党员参观平原博物院活动方案”要求,3月9日下午,在党委书记尤太生的带领下,动物科技学院近30名党员教师参观了平原博物院,穿越历史的时空,领略历史的魅力,寻找文化的记忆。参观前,副书记刘弘给大家进行了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的要求。
平原博物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馆藏量第二大博物馆,仅次于河南博物院,为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平原博物院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上万件,国家一级文物63件。博物馆共有19个厅,其中16个厅作为展览文物所用。
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从西侧的《牧野华章》开始了此次平原博物馆学习之旅。首先走进了的是原始社会展厅,在这一展厅,讲解员介绍了新乡地区发掘发现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时代的遗址,主要遗址有孟庄遗址、同盟山遗址、河洼遗址、浮丘店遗址、洛丝潭遗址、小岗遗址、苏坟遗址、李大召遗址、青堆遗址、鲁堡遗址等。
在第二个展厅夏商周时期,讲解员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商周时期的出土的一系列青铜器以及牧野古战场的复原图,其中重点介绍了镇馆之宝后司母戊鼎,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蟠螭纹,精湛的制作工艺,让老师们纷纷感叹商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独特的艺术审美。
在《牧野华章》宋元明清时期展厅,讲解员依次带领大家学习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地方,明代璐简王墓以及清代废除科举的圣旨等一系列新乡地区宋元明清的文物以名人轶事。
在三楼的《馆藏精品书画展中》,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博物馆镇馆之宝--商代玉鸮。这件玉器立体圆雕,和田青白玉,油润压手,玉质极好,是由籽料琢成。鸮作站立状,呈圆雕立状,勾啄,目字形大眼,眼珠稍突出,双立耳,小耳上竖;突胸,双翼并拢,短尾下垂,足尾处有小十字空;头顶饰一斜穿体呈圆形孔;胸饰羽毛纹,双翼、头背部皆饰云雷纹。此鸮比妇好墓出土的那件略小,但玉质更优,沁色更美。这件玉鸮,显示的是商代王公贵族的权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极其珍贵。
讲解结束后,尤太生说到,学习历史就应该多去生活中感受历史,要从实际出发,全方位的理解、感受历史,参观并不是看看而已,要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和自己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对历史问题有所思,有所得。此次平原博物馆之旅,老师们走进了新乡厚重的历史,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大家对新乡的认同感,更激发了对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和探索的兴趣。博物馆是国家与民族的记忆,时间与空间的缩影,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记,展示着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民族根脉。
(动物科技学院党委)







